当前位置:
首页 > 民俗 > 太过聪明的人,往往过的并不幸福!

太过聪明的人,往往过的并不幸福!

1931年,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凯洛格领养了一只刚出生的黑猩猩。

几月后,自己的孩子也出世,小猩猩与幼儿一起成长。

心理学家将猩猩与幼儿同样抚养,穿一样的衣服,喂奶粉。

几个月后,心理学家发现,猩猩的学习能力竟然超过自己孩子。

它会用手势,学会了使用凳子,会亲吻,拥抱,请求原谅。自己的婴儿却学会了猩猩索取食物时的叫声。

(凯洛格妻子与小猩猩一起玩耍)

心理学家对儿子未来感到忧虑,本计划进行五年的实验,在九个月就告终止。

这头小猩猩回到动物园后,内心始终认为自己是人,不将自己看做兽类,在笼中被同类孤立,排斥,终日抑郁不安。

最后,小猩猩在三岁时便哀伤死去。

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

太过聪明通透,有时就像那只聪明的小猩猩一样,往往易看到世界种种荒诞之处,而感孤独。

想同于世俗,内心深处却又无法真正认同世俗,不能像他人一样全身心投入。

庄子说,真正智慧的人能“化于外,而不化于内”(庄子的话指表面合于世俗,与世俗同化,内在坚守自己的底线与独立思想。)。

太过聪明通透的人,明白这个道理,却因那终究不是内心深处真正喜欢的,故想表面被世俗同化都很难。

苏东坡那么聪明智慧的人,能和贩夫走卒成为朋友,不拘束于社会等级,终究有“一肚子不合适宜,”要直言朝政,惹得被流放。

外部世界竞争是残酷的,全身心投入,尚且不见得一定如鱼得水,何况那些内心对世俗不认同,有所保留的人呢?

他们不免心中会感到寂寞悲凉。

苏东坡说“惟愿吾儿愚且鲁,无灾无难到公卿。”

想来也是自嘲之语,如果能选择,苏东坡还是愿做那个睿智通透的苏东坡,哪怕明知要经历宦海风波,颠沛流离。

求真、求善、求美,永远是心有灵性者孜孜不倦的追求,也是人类文明之光。